产品描述


沼气池的弊端:
1、环境温度问题
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,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,活力增强,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,产气就多。一般说,沼气细菌在8℃~60℃的温度范围内都能进行发酵。通常按温度把沼气发酵划分为三个发酵区,即常温发酵区:10℃~20℃;中温发酵区:28℃~38℃;高温发酵区:46℃~60℃。实践证明,在温度15℃~40℃的范围内,随着温度的增高产气率相应的增高。然而,由于我国北方四季的温差较大,冬夏的平均气温分别为-8℃和20℃,而且沼气池基本建在地下,随着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,池温变化较大,产气率也随之变化较大,尤其在冬季甚至出现不产气或产气少的问题,致使现在北方沼气普遍存在着开半年,关半年的状态。因此,保持池体温度适宜并且恒定,是沼气推广利用的关键技术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,如何保持沼气池温是影响沼气在北方推广和使用的关键性问题。
2、管理问题
现行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质量意识。户用沼气池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强,涉及领域广的复杂技术,“三分建,七分管”,加强建池的质量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尤为重要,而农户整体科技素质较低,经营分散,**专业技术队伍又明显不足,缺乏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,使沼气池能建起来,而运行管理不善,造成报废池、病态池、二次污染、综合利用差等,影响着沼气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。
3、技术问题
技术培训亟待加强,具体如下:一是从事能源工作的干*伍建设有待加强,业务水平有待提高。各地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大多理论水平较低、实践经验不足,对当地沼气建设的指导与管理能力较弱,致使对技工建池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难以发现、排除。二是建池技工数量严重不足。各县已获得国家“沼气生产工”证书的技工约一千三百名,因各种原因已流失15―20%,其技术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,技工跨地域施工造成建后维护难以开展的现象较为普遍;对于认真负责、口碑好的技工,建池农户争抢,反之,农户则不愿接受。技工数量不足已成为完成沼气建设任务的瓶颈之一。培训、轮训、复训大批合格技工的工作亟待加强,特别是当地乡土人才的培训显得尤为迫切。三是对农户的培训有待加强。建沼农户普遍对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知识了解少,安全意识差,致使相当数量沼气池达不到较佳产气效果。
4、农民的认识不到位
农户既是户用沼气池的直接投资经营者,也是直接受益者,因此技术的经济效益高低决定着农户生产的积极性,这一点与代表社会的**是一致的,而户用沼气池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上,从**和社会角度看是可行的,但从农户的角度却不可行,加之**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作风造成农户府对建池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,农户的积极性不如**高。因此,当前发展户用沼气池建设应首先转变观念,改变沼气技术应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,以经济效益为中心,大力发展沼气综合配套及利用技术,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经济效益,沼气生产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后劲,从**角度上应积极引导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,给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,这样才有利于沼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。
5、资金不足的问题
按照国债项目沼气建设标准,建1口10m3的户用沼气池总投资需要3000余元,除国债补助与地方配套资金1000余元外,还需用户自筹2000元左右,而适宜建池的农户大都是以农牧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,人均收入较低,自筹2000元,农户难以承担。加之部分农户存在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给项目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,直接影响沼气池的建设。

软体沼气池,是一种新型沼气设备。主要包括:软体可折叠沼气发酵袋、沼气储气袋、沼气升压泵、脱硫器、分水器、沼气输送管及相关管件。设备的主软体沼气池体是软体可折叠沼气发酵袋,是用高强度塑性材料(双面PVC夹网布或优质PVC抗拉膜)经高频热合制成,设有出气孔,进、出料口。沼气池压力较低,对防渗漏要求不高。要选用低压灶具,或在储气袋上加压沙袋等重物,或使用升压泵,以增加输气压力,所用的发酵原料来源广泛,可将大量的生活垃圾转化为价格较低的燃气,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,变废为宝,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,堪称绿色工程,利国利民,造福于整个人类。

近几年来社会沼气技术的目标已从“能源回收”转移到“环境保护”,沼气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点灯做饭,已经发展到乡村集中供气和沼气发电,并且开展了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,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,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,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。在国家各部委的**和支持下,已经建立了省级和**的沼气专业化组织,形成了农村能源建设技术管理与服务体系,进行了沼气技术、管理和维护人员培训,为沼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**。


http://tqm669.b2b168.com

产品推荐